想懷二胎?懷第二胎前需知10件事

總覺得一個孩子太孤獨了,兩個長大了有個伴,想想也有一些道理。那麼你知道什麼時候懷二胎最合適嗎?關於生二胎的這些問題你都了解嗎?

1.兩個孩子間最佳年齡差距是多少?

生完第一胎,到底是緊鑼密鼓接著生第二胎好?還是等老大大一點再生第二胎好呢?以上選擇,見仁見智,有些夫妻因新手爸媽上路,有很多養育問題需要克服;有些則是經濟條件不太許可,想多等幾年再生下一胎;有的夫妻則想集中火力,早點生完,大寶、二寶一起帶大,教養路上有兄弟姐妹相伴。
現在的孩子思想都比較獨特,也有一定的占有欲望,因此生二胎也要講究兩個孩子的相差年齡,研究指出,兩個孩子之間相差2-3歲比較合適。

2.兩胎之間的受孕時間,最長可以多久?一定要讓子宮休息一段時間再懷孕嗎?

之前常聽到婦產科醫師建議「生完一胎後,要讓子宮休息一段時間,再考慮生第二胎」的說法,究竟兩胎間隔時間應該多久?一年或兩年,還是三年,似乎也沒個準。
以臨床經驗為例,「曾各有兩位產婦的兩胎是同月生,前後就只差一年」,就是類似民間所說的「年頭一個,年尾一個」的說法,臨床上甚至碰過產婦明明是做產後回診,卻發現她又懷孕了。

「現代人多晚婚,以35歲以上的女性為例,如果有心想生兩胎以上,很難等個兩、三年再生,因為這樣就38、39歲了,能否順利懷孕都是問題, 建議有心想趕進度者,不妨順其自然,無須刻意避孕事實上,只要子宮準備好了就有受孕的,能力」。

3.高齡夫婦生二胎好嗎?

由於現在晚婚晚育的現像越來越普遍,所以有時候夫妻雙方已經錯過的最佳生育年齡,如果想生二胎,不僅對身體是個考驗,對於培養撫育孩子的精力也是一個考驗,因此高齡夫妻想要二胎一定要多方面考慮,不可過於盲目一時衝動。 
延伸閱讀:把握重要原則,高齡懷孕前的準備│營養補充 

4.第二胎的產檢跟第一胎都一樣嗎?

國民健康署所提供的10次產前檢查適用於每一胎,不過,「若第一胎是34歲以前懷胎,而懷第二胎是34歲以後,差別在於做羊膜穿刺檢查可獲得補助,也就是說,在無特殊情況下,34歲以前想做羊膜穿刺,必須全部自費;34歲以後則依規定可獲得補助(編按:自2014年起,補助費用由2,000元增加到5,000元」。


至於自費檢查,醫師表示,就看是針對母體或胎兒的檢查,如果是檢查母體狀況,如:地中海貧血篩檢(公費)、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基因篩檢(SMA)、X染色體脆折症篩檢等,只要懷第一胎時受檢即可,「地中海貧血篩檢流程中,關於父母的血液分析(看CBC中的MCV)只要在第一次懷胎檢查就好,如果初步篩檢有異常,才必須進一步抽取胎兒檢體檢測」。
因為每一個胎兒都是獨立個體,所以,關於胎兒的染色體或基因檢查,就是每懷胎一次就做一次,包括:母血唐氏症血清生化檢驗、產前細胞染色體檢查(包括羊膜穿刺、絨毛採樣等)、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、產前基因晶片檢測與子癇前症篩檢等。
延伸閱讀:教你看懂寶寶的超音波照片的各種英文縮寫的意義

5.第二胎一定會提早生?

每一胎的懷胎狀況不盡相同,隨著生活、工作及飲食狀況的差異,胎兒各自處於不一樣的成長環境,連帶影響出生的時間(與預產期相比)。
很多人存有「第二胎會比第一胎提早生」的印象,其實不然。還要看胎兒體重,子宮被撐得愈大,愈容易刺激子宮收縮,也就是說,第一胎若是體重較重的男嬰,可能比預產期早就生出來,但第二胎是體重較輕的女嬰,也許過了預產期才生。

6.第二胎的產程進展一定比較快?

以自然產而言,大部分的經產婦進入產程後,進展速度比初產婦來得快,「不過,若兩胎相隔5年以上就不一定了」。「有些經產婦才開始覺得陣痛,就已快要生了;子宮頸從開6公分起到10公分,可能不到10分鐘,但初產婦一旦進入產程活動期(子宮頸開3公分以上),則是開1公分約要耗上1小時,「提醒生第二胎的產婦,不要用第一胎的經驗論斷這胎的狀況,醫師會提醒有陣痛、持續肚子悶痛或不適,就要到院待產,千萬別不當一回事,以避免發生急產」。至於將接受剖腹產的產婦,「建議在足月、胎兒成熟、體重足夠的情形下,儘早安排開刀,否則也可能因為有提早收縮的情況而無法撐到選好的時辰才剖腹」。

7.第二胎的子宮收縮比第一胎來得痛?

第二胎的產前陣痛會比第一胎來得痛嗎?得到的回應是「程度一樣痛」,但因為第二胎產程進展快,感覺疼痛的時間相對較短。而產後子宮收縮引起的痛,「第二胎會比第一胎更有感覺,甚至一胎比一胎痛」,不過,這樣的痛很值得,「因為腰背疼痛表示子宮收縮良好,不但可發揮止血效果,也能讓子宮縮小的速度變快,進而讓小腹消下去的速度也隨之加快,我會安慰產婦,付出痛苦的代價是瘦得較快,不會明明生完好一陣子,還被不熟的人問起懷孕幾個月了」。
延伸閱讀:如何分辨快生了還是假性宮縮?

8.第一胎有哪些狀況時,生第二胎更要多注意?

如果兩胎都同醫院、同產檢醫師的話,相關病史有紀錄可查,若兩胎在不同醫院產檢、生產,醫師表示,舉凡第一胎有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、子癇前症、急產或早產等任何狀況,孕媽咪都應善盡告知責任,好讓照護這胎的醫療團隊做好預防準備,「以早產為例,若第一胎早產,第二胎早產的機會比一般胎兒的機會更高」。

他說,避免孕婦不知該從何說起相關訊息,面對妊娠有相當週數卻第一次找他產檢的孕婦,會主動詢問最近一次產檢的狀況、有什麼特別需要追蹤的項目、體重多少等,「醫師主動詢問,孕婦該講卻不講,萬一有什麼特殊狀況發生,孕婦也是有責任的」。

9.前胎剖腹產,這胎一定要剖腹?

雖然前胎剖腹產, 這一胎還是可以選擇自然產,即「剖腹產後自然生產(VBAC)」,然而,醫師指出,「以現在的醫療環境來說,應該很少產科醫師敢冒險這樣做」,畢竟要面臨子宮破裂而引起大出血的風險,試問:產婦能承受風險的能力有多少?萬一產婦將全部責任推給產科醫師,又有誰能坦然面對這番不能承受之重?
如果產婦的產檢正常(包含胎位、胎盤等等),且胎兒不要太大,是有機會以自然產方式生產。有的醫院會成立「剖腹產後自然生產團隊」,在此類產婦入院待產時立即啟動(包含產房、開刀房、麻醉科及小兒科等醫療人員),因應產婦在自然產的過程中狀況不穩定時,可立即進行緊急剖腹產,不過,大多備而不用,實在是願意冒險的產婦有限。


10.為何遲遲無法懷第二胎?

很多人認為,都已經生過一胎了,生育能力應該沒有問題,但為何生不出第二胎呢?張旭陽醫師表示,只要符合不孕症的定義,就是不孕症。也就是說,一對男女,有正常而且規律的性生活,經過一年以上,沒有避孕卻無懷孕的情形,就是不孕症了,可以考慮就診接受諮詢與治療。
想懷第二胎,為何遲遲懷不上?

有心想再生的女性,多會抱著「趕進度」的想法,反正帶一個孩子會累,帶兩個也累,乾脆集中火力就累這幾年吧。看完這篇相信各位替媽媽回答了不少問題,不管要不要生,都應該與另一半做好良好的溝通,並做好孕前準備計畫唷!

留言